“书写吧,少年”少儿书法比赛报名启动近一周来,“导师制”一直备受家长和孩子的关注。本周开始,本报陆续推出本次大赛导师专访,希望对正在书法道路上求索的孩子、有所迷惑的家长有所启发。
自学走上书法道路 攒早餐钱买纸笔
采访黄德琳时,他正在进行篆刻创作。放下刻刀,谈及书法启蒙道路,黄德琳笑言,“五、六岁开始习字,十岁开始刻印章,走上书法道路,全凭天生对书法的痴迷。”
那个年代物资匮乏,黄德琳常常把“过早”的两三分钱攒下来买纸笔。每天等晚饭后,父母收拾好家务,他就在饭桌上,就着家中15瓦的灯泡练字。“对书法的热爱是任何艰难都无法阻挡的。”初中时,黄德琳的一幅作品曾被老师装裱好挂在家中。“小孩子学书法,都希望得到鼓励和认可,那次的经历让我信心倍增,越发酷爱书法艺术了。”
学习书法好处多
书法艺术以文字为载体,成就了这门艺术的特殊性。“白纸黑字,看似最简单的艺术构成,也是最难的艺术形式,对书写者提出了很高要求。”习字的过程对人的素质也有不小提升。“书写的过程也是认字的过程。每一个汉字都是一部书,文字字形、字义的演变承载着丰富的含义。”除此以外,书法水平的提高还要求懂美学、书法史、书论等。
少儿书法教学 综合素质是关键
此次欣然接受担任“书写吧,少年”的导师,黄德琳对于少儿书法教育的现状有些担忧:“书法启蒙,养成良好的习惯非常重要。我发现有的老师只注重教孩子练好字、能获奖,孩子练了几年书法,基本的书写姿势都不对,我看着有些心痛。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少儿书法的教学也沾染了急功近利的心理,这对孩子是不利的。”
“儿子6岁开始学习书法,8岁的孙女跟着我学习书法也好几年了。我教他们时,都是以为人的基本要求来教授他们,注重素质培养。”黄德琳说,练字需要刻苦,良好的习惯、认真的态度和写字的速度、呼吸、心态,还有审美能力的培养。
黄德琳向记者展示了一套丛书,上有林则徐、曾国藩的家书和日记,“这两位重臣日理万机,但就算是写日记,字也绝对不乱,他们这样一丝不苟的态度,和自小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有密切关系。”
“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学习书法的兴趣。”黄德琳认为篆书、隶书和楷书都可以给孩子练。篆体字笔画圆转,能训练孩子的控笔能力。楷体字和现代汉语的用字最贴近,孩子辨识起来没有距离感。隶书字“蚕头燕尾”的字体很漂亮,很多孩子都喜欢。
黄德琳建议孩子多尝试练习几种字体,能锻炼孩子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控笔能力。“孩子掌握了一种字体后,根据能力再尝试练习其他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