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校园文化> 对良知永远不要绝望

对良知永远不要绝望

2002-12-11 14:34 访问量:发布人:未知
  12月7日下午,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14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一班的18位大学生,正在雪后海滩上放松考试的紧张,却眼见一位女子走向大海,即将淹没于波涛之中。大家不约而同地追赶过去,在冰冷的海水里,拉起人链,救起了落水者,所有学生也安然返校。消息传开后,得到同学和舆论的称赞。
 
  平心而论,大学生大冷天下海救落水女子,如果没有一点道义心和勇气,是不敢也不愿挺身而出的。但毕竟事发海滩,也不见水深浪急,加上人多势众,危险性不大。虽然同为义举,但同以往舍生忘死的救助还有很大距离,为什么也能得到一片赞扬?原因无他,背景不同而已。
 
  在社会道德水准较高、见义勇为时时可见的年代,英雄的门槛也比较高,没有“慷慨赴死”的气度,会给人过于平常之感。现在不同了,大家说到大学生下海救人时,不是提及“老人倒地无人扶”等社会冷漠现象,就是提及现在年轻人时常连公交车上让座都会计较种种理由。在一些人连举手之劳都怕受牵连、畏首畏尾之时,大学生敢于下到冰冷海水中救人自然够得上大仁大义、大智大勇。
 
  所以,今天的问题不在于大学生义举本身如何,也不是公众对大学生行为的评判,而在于评判背后的隐秘心态。若不是因为对当下社会道德状况的失望甚至绝望,将见义勇为视如“濒危物种”一般,人们的道义感受阈不会这么低。确实,近年来媒体频频曝光各种有失公德的现象,除了老人倒地没人扶之外,诸如公交车上年轻人礼让座位得不到一声谢谢、见义勇为者因为得不到受助者的见证而“流血又流泪”,更不用说其他严重违背公共道德的行为。一时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成为舆论评价社会的普遍结论,不少人开始对良知是否还存在都有所动摇,严重一点说,甚至已经绝望。
 
  其实,良知从来都是任何一个社会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它是社会秩序的内在基础。没有内心的自律,完全依靠外在法律的他律,不但百密一疏,总有遗漏,而且即便实现“全覆盖”,其成本也极其高昂。良知也是个人的人生指南,日常生活的平庸,需要超越性价值来升级生活经验,实现自我净化和升华。在某种意义上,社会和个人同良知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供求关系”:越是道德滑坡区域严重的时刻,社会越容易形成追求道德目标的氛围,越容易激发个人舍弃小我、实现自我超越的动力,从而实质性地削弱道德滑坡的“势能”,扭转“世风日下”的不良趋势。
 
  从这个意义上说,燕山大学18位大学生的义举之可喜可贵,不在于在什么条件下救了一个什么样的人,而在于从公众对这一义举的褒扬中,人们分明可以看到对所谓道德滑坡现象的“反拨”。这不仅让许多忧心于公德衰败的善良人士看到年轻人内心良知依然激情澎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正薪火相传,从而对中国社会进步增强信心,而且有助于我们发现道德生活的正反馈机制,在公众信心动摇之际,适时促发道德资源供应,满足人们日趋迫切的需求,激发更多的义举,进而改变当下道德生活不尽如人意的现实。
 
  换一个角度说,对公共生活中道德状态不佳的忧虑,是一个有道义心的公民的正常反应,不能视为矫情,但过于忧虑甚至看不到希望,则是完全不必要的。因为过于消极的心态不但会让自己怀疑是否还有坚守的必要,更会相互感染,导致敢于在各种场合做出道德举动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形成某种“负反馈”:因为对良知绝望,从而行为越趋被动;反过来,又因为社会生活中道德被动现象的增加,而进一步“证明”对良知绝望是有“事实依据”的。如此循环往复,岂不会让社会道德滑坡越来越快?
 
  所以,社会道德状况到底如何,会往哪里去,不但取决于每个人的行为,还取决于每个人的态度。像18位大学生一样,不考虑“社会氛围”如何,完全按照自己的良知行事,最后救起的不只是一个落水者,更是更多人的道德信心。这才是一次平常之极的见义勇为的最大价值,也是他们的行为得到大家赞扬的道理所在。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吉水中学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30026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084
吉水中学
Copyright 2006-2014 www.jxjssz.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