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迎来了端午节。上海市学校以“品味浓情端午 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线上升旗仪式,品味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增强师生对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线上云升旗 唱响爱国情
高一1班沈屹峰同学从端午的由来与习俗带大家走近端午,深入了解端午。

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我国人民进行祛病防疫的节日,后来传说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投江自尽,也同时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每年的端午节围绕着纪念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且吴越之地以龙舟竞渡在此日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喝雄黄酒的习俗。
高一4班邝赟同学以“品味浓情端午 弘扬传统文化”为题作国旗下演讲。

传统历久而弥坚、包容而日新、绵延而不息。端午节,这个古已有之、传承了两千多年的民俗大节,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又是一年粽飘香!在这传统佳节到来之际,我们深入挖掘端午节背后的民俗文化,与时俱进增加新内容,实现传统与现代相融合,在丰富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和伟大祖国长盛不衰的持久动力。我们有责任让浓情端午与传统文化同行,焕发勃勃生机!

中国的传统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端午节,肩负着历史的使命,承载着经典的文化,深藏着对亲情的浓浓牵挂,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深深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最后全体师生在线观看央视新闻频道的端午系列文化宣传短片“粽之味”、“康之韵”。
端午传文化,岁月常安康。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守正创新,推陈出新,让中华文化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在端午节来临之际,祝大家端午安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