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校园新闻> 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主要精神及贯彻意见

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主要精神及贯彻意见

2015-07-20 13:18 访问量:发布人:未知
  吉安市教育局一、会议的基本情况2014年6月16日,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在昌召开。与2003年、2006年的会议相比,这次会议有三个特点: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之后,省政府常务会议和省委常委会专门听取了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会议精神和贯彻落实情况的汇报,对开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省委书记强卫对这次会议专门作了重要批示,省长鹿心社会见了地市级以上及高职学院、示范校参会代表并作了重要讲话,朱虹副省长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二是改革力度大。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和在会上印发《江西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征求意见稿),全面提出了我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三是参会人员多。各地市分管教育、人事的副市长及教育、发改、人事、财政、农业、扶贫六个相关单位的负责人;各县(市区)分管教育副县(市区)长、教育局长;省属高职院校、国家发展改革示范校校长;省职业教育联席会成员单位共计600余人参加会议。总的来看,这次会议主要精神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着力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积极推进中高职衔接。系统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各个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以专业对口为基础的技能型高考,实行中、高职相衔接的招生制度。二是积极推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衔接。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技能教育,培养树立广大学生的劳动和技能意识,打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横向衔接的通道。三是坚持学历职业教育与非学历职业教育并举。既重视学历职业教育,也加强各类短期技能培训,建立终身学习制度。
  
  二、着力推进中等职业学校达标建设。按照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省教育厅已启动达标中职学校建设工程,印发了《江西省达标中等职业学校基本标准》,并审核确定了一批达标职业学校,安排了专项资金支持予以支持。第一,坚持“一县一所”的布局要求。除了少数不举办高中阶段教育的城区,其它县、市、区必须办好一所达标中职学校,加强职业教育发展责任的督导,对没有办好一所达标中职学校县(市、区),不能评为教育工作先进县。第二,市、县政府切实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要建立与办学规模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改善职业院校基本办学条件;制定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或公用经费标准,并根据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制定以同级财政投入为主的资金分担办法;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第三,统筹推进达标学校建设与资源整合工作。对没有达到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学校,实行“关、停、并、转”,整合办学资源,推进达标学校建设。第四,加强职业学校专业标准化建设。科学制定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标准,明确专业建设的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实训室装备标准、专业师资配备数量以保证专业教学质量和水平。
  
  三、着力建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为克服目前校企合作普遍存在学校热、企业冷的现象,会议指出:一是加紧研究制定推进校企合作的意见。制定规范性文件来确定校企合作内容、合作方式,规定企业在技能性人才培养方面应承担的责任,以及承担培养任务后应享受的相应权利和优惠政策,使校企合作规范化和长效化。二是建立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与学校领导、骨干教师双向挂职交流制度,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等。建立企业和职业院校之间实行订单制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制度。三是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在职业院校和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培养高技能人才。制定现代学徒制相关政策、制度、标准。建立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报酬制度,鼓励企业建立对学徒制学生给予一定劳动报酬等相关政策,对学徒制“师傅”、“教师”给予一定报酬的制度。
  
  四、着力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很多职业学校办不好,不是没有设备,而是缺少一批“双师型”、“师傅型”的专业教师。据统计,全省职业学校生师比是28:1,而国家要求是12.5:1,全省大约缺额2万多名专业教师。一是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制定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素质提升计划,提升教师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建设能力、信息化应用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建立专业教师、学校管理人员定期到对口企业实践制度,强化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技能培训,完善教师年度教学质量考核机制。二是建立多元化的专业教师来源渠道。落实职业院校教师自主招聘权,允许学校招聘未取得教师资格证书,但在专业对口企业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学校任教;聘请在职、离职或退休的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担任专业老师。三是重点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造就一大批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名师。重视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完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将专业经验、技能水平、教学实绩、技术开发能力、信息技术能力、职业资格等作为专业教师职务评聘、晋升、评优的重要依据。
  
  五、着力加强职业院校管理。一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转变职业教育管理方式,减少部门职责交叉重复,减少对学校教育教学具体事务的干预。二是抓制度建设,完善学校管理基本制度和办学标准。三是抓示范引领和常规管理,重点建设一批起示范作用的职业院校,来带动和提升全省职业院校管理水平。
  
  六、着力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职业院校要在全省区域发展战略和“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区域发展布局中,找准自己服务的位置,主动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解决办学定位不清、专业特色不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等问题,更加直接地为区域发展和产业振兴服务,促进技术技能积累和创新,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贯彻全省职业教育工作意见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职业教育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为了更好地贯彻全省会议精神,我局将进一步增强工作合力,切实落实会议精神。
  
  1.大力宣传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深入学习贯彻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各项工作,我们将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好全省职业教育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9月26日市教育局召开了全市职业学校校长会议,在会上学习宣传贯彻全省职业教育会主要精神,明确落实今后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增强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各县(市区)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结束后,都已及时向县(市区)委、政府汇报了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主要精神,大部分县(市区)都在组织有关部门讨论规划各地的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各职业学校领会会议精神后也正在逐级向师生贯彻学习。同时,为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我局利用各种媒体及吉安教育信息、吉安教育简报宣传好会议新精神,为下一步搞好我市职业教育工作造声势。
  
  2.整合一批中等职业学校。首先进一步拓宽招生渠道。除大力做好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招生外,把城乡未就业劳动力、复退军人纳入职业学校招生范围。其次调控高中阶段招生比例,适当控制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力争使职普比例大体相当为1:1。再次对全市职业教育进行新一轮的调研摸底工作,拿出今后职业教育发展的整体意见和改革措施。针对我市现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散、小、差”情况,通过“撤、并、停、转、扶”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对目前我市38所学历教育职业学校整合至2020年职业学校数量减少到30所以内,使校均规模扩大到每校2000人以上。
  
  3.督促县(市区)建设“一县一所”省级达标中职学校。推进每个县市区最少有一所省级达标学校,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影响力。重点建设一批(15-16所)省级达标中职学校重点建设专业(20个);大力争取国家、省厅局的扶持,尤其做好职业学校申报国家、省达标、基础能力建设、示范学校建设工作,争取再有1—2所学校进入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行列;3——5所学校进入国家基础能力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行列。
  
  4.落实职业教育集团组建和运作。完善新近成立的华忆、扶园职教集团运作,推动校企合作,推进专业设置和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试行学校、社区、企业共同参与的学校董事会、理事会等管理制度,组织开展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和县(市区)职校联合办学的调研,就组建全市职校集团提出意见。积极推动学校、行业、企业、社区联动再组建一批职业教育集团,健全联席会、董事会、理事会等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
  
  5.加大政策扶持,落实好市委市政府“1+13”《关于农村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改革意见》精神。切实落实好教育附加费、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要落实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使用有关政策,企业应按职工工资总额的2%提取职工教育经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可以按2.5%提取。落实对县级人民政府职业教育的考评制度。加快南区、中区、北区职业园区建设进度,推动井开区1000亩南区职业园区,吉州樟山新区500-600亩中区职业园区,吉水新区300亩北区职业园区,打造吉安职业教育高地。
  
  6.适时召开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根据我市《关于农村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意见》(吉发【2013】16号)、《关于对县级人民政府职业教育考核评估实施方案》(2014年4月)以及省政府的《实施意见》,待省政府出台生相关职业教育配套政策措施后,将适时结合民办教育的发展工作一并召开全市职业教育工作部署会。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吉水中学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30026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084
吉水中学
Copyright 2006-2014 www.jxjssz.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