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士建議建議,募資而建,出於慕名忠烈之義,初定校名「中學」,後依地名改為「中學」。校園依陵建校、以校護陵,校內長眠著985位抗日英烈。
2008年,中學被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區授牌為「國防生生源中學」。現在,該校仍是安慶市青少年思想教育先進集體,安慶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安慶市國防教育基地,全國國防教育特色校園、全國國防教育演示校園。
本年20論理學生被軍事院校選取
手縛長纓少年誌,戎裝不負家國情。本年高考揭榜時,中學20論理學生被軍事院校選取,創前史新高。他們承英烈遺願,投身國防,接續書寫野中學子攜筆從戎的光榮傳統。
被軍事院校選取的學生暑期陸續回到校園,來到園內、忠烈祠前,祭奠英烈,喜報功名。
「沒有國哪有家,咱們以校護陵,在這裏,家國情懷、鐵骨忠義不再是書本上的故事,更是咱們生活中可接觸、可感觸的一部分。」每逢看到高高矗立的抗戰陣亡將士留念塔,余子妍總是心生感慨。也正是由於這份發自內心的驕傲與榮光,促成了她報考水兵軍醫大學,成為該校的重生。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好男兒穿一身戎裝,便是青年人最好的模樣!人生最驕傲的時刻莫過於,祖國召喚時,咱們正芳華。」國防科技大學重生余建賢立誌傳承革命精力,報效家國。
本年,該校有100多論理學生報考軍校,其中20論理學生分別被9所軍校選取。暑假期間,這20名同學給習主席寫信,表達犧牲國防、矢誌強軍的信仰和決計。
開學第一課、結業前最終一課都在忠烈祠
「開學第一課、結業前最終一課都在忠烈祠,前者是為了讓咱們迅速地進入學習氛圍,傳承不怕犧牲,為國奉獻的精力,後者是告知咱們不管身在何處,都要銘記前史,懷揣著英烈的理想,砥礪前行。」空軍航空大學重生方新昊記憶最深入的地方便是忠烈祠。
中校園長徐漢夫表示,八十年弦歌不綴,中學始終秉持「崇文尚武、熱愛國防」的優秀傳統,將國防教育作為品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每年在重生入學時、高三結業季,都會在英烈塔下、忠烈祠前展開「愛國主義教育」;一起通過製定「長城計劃」、設立「國防七子獎」、展開軍事訓練、軍事知識講座、走進兵營等活動,讓學生們感悟民族精力,凝聚猛進力氣。
8月31日,中校園長徐漢夫承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得悉總書記給中學學子回信,全校師生都歡欣鼓舞,奔走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