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计思想:以学生为主线,以老师为主导,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
二、教材分析:《定风波》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的第5课《苏轼词两首》中的第二首。这个单元学习宋词本单元选择的四位词人的作品兼顾了豪放与婉约的两种风格,《苏轼词两首》都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之后的作品,其中的《定风波》词人以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因此淋雨的生活小事,表达了乐观、淡然、自适的人生态度。学习该词有利于学生掌握诗词鉴赏方法,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陶冶性情。
三、学情分析:对于高一学生而言,一方面他们已接触过宋词,对词的格式和作用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实际上仍停留在肤浅的认识上,另一方面他们又担负着艰苦的应考任务。因此本文教学既要立足于课文解读,也要着眼全局,使学生通过本文学习,加深对苏轼词以及豪放派词的理解,学会一些诗词鉴赏的方法。班上学生的语文水平参差不齐,对本文的理解掌握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要求学生一定要预习,朗诵,讨论。
四、教学目标:鉴于以上对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再根据新课标中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这一要求,确立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诵读诗词的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品味作品语言;借助注释和作者简介,深入作品,进而探究深层内涵;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品读作品的过程中,体味作者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徘徊的矛盾心理,体味作者不为失意和离别所苦的旷达胸襟。
五、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朗读的指导和师生互动的问答,让学生学习该词,品味语言,积累名句。
难点:根据小序和背景材料进行推理,探究词中流露出来的矛盾心理与旷达胸襟。
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课前准备:1、结合注释,疏通词意。
2、通过各种途径搜索关于苏轼的人生经历、思想心理历程的信息或者他的名篇。要求对苏轼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八、教学过程 ?